破产潮来袭 中国光伏企业如何重塑未来?
Cox补充说:由于太阳能产业在2020年会受到冠状病毒的影响而破坏需求,我们预计需求将在今年年底之前以及ITC在2021年下降之前再次回升。
据南方清洁能源联盟(SACE)的一份最新报告,美国东南部各州的太阳能将在2023年从现在的10吉瓦左右增长到近25吉瓦。报告含有一份区域范围内各州太阳能产能和太阳能政策的概述。
北卡罗来纳州将位列第二,依然是东南部唯一拥有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的州。TVA仍在推行不利于太阳能发展的政策,比如废除曾经堪称模范的绿色能源供应商计划。SACE根据公开发布的报告和专有预测得出此次推测。位列第三的是乔治亚州,公共服务委员会将2019年乔治亚电力综合资源计划中的太阳能产能增加了不止一倍,巩固了其长久以来在太阳能领域的领导地位。报告数据以兆瓦(交流电)为单位,因为以交流电报告的形式正越来越普遍,尤其是在实用规模的太阳能项目中。
TVA是一家自主的垄断企业,不受联邦或州政府监管,正在宣扬不利于太阳能增长的误导性声明报告数据以兆瓦(交流电)为单位,因为以交流电报告的形式正越来越普遍,尤其是在实用规模的太阳能项目中。居民利用房顶或空闲庭园安装光伏组件,就地发电、就地使用,余量就近上网供邻居使用。
在工业化进程中,中国企业遇到不少相似的往事:外商先高价出售产品,然后高价转让技术/设备,中方产能起来后外商又低价倾销因为光伏行业两头在外,吃亏更惨。内外交困之下,从设备生产、硅材料制造、电池组件加工,光伏产业链上破产企业超过350家。2019年光伏组件出口量66.6GW,占产量的67.5%,占比不低但依赖海外市场的情况大为改观。按7月7日收盘价,隆基股份(601012.SH)1665亿元、通威股份(600438.SH)840亿元、中环股份(002129.SZ)695亿元、正泰电器(601877.SH)574亿不久前,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(IRENA)发布报告称,近十年,公用事业光伏装机成本下降79%、全球光伏发电成本下降82%,2019年40%新建光伏机组发电成本低于同期建设的火电机组。
按老板们的想法:哪怕我成本200美元卖到400美元也赚翻了。欧美国家政府每年补贴多少钱,取决于人家本国的经济状况,财政困难就少补或不补贴。
2006年施正荣超过黄光裕成为中国首富(严格讲施正荣是澳大利亚籍)。短短几年,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就达到11家,赛维、英利、天合组成声势浩大的中国太阳能军团。号称采用新硅烷法工艺,极大地降低能耗和污染,达产后每公斤成本可以降至22美元。受531新政影响,2018年下半年硅材料过剩产能被挤出市场,产业集中度提高。
2019年中国产量为129GW,同比增长26.8%,占全球产量的70%。隆基股份、中环单晶双寡头在国内单晶硅片市场份额合计超过70%。531新政意味着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时代即将到来。分布式光伏占比已达四成2020年5月25日,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0年全国风电、光伏新增消纳能力85.1GW,其中风电36.65GW、光伏48.45GW。
至此,光伏在全产业链所有环节取得碾压优势;原料、市场摆脱两头在外;补贴已退坡、光伏将平价上网、分布式大行其道中国太阳能军团正在复活。英利不得不在2011财年,计提22.75亿元的减值准备(相当于一期投资额),项目彻底失败,企业深陷债务泥潭。
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公司有八家来自中国。消纳是制约风电、光伏发展的瓶颈,本质上是协调全社会发电、输电、用电的巨大系统工程。
2008年,野心勃勃的苗连生启动了总投资120亿元的六九硅业项目。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军团全部陷入停产、半停产状态,11家成员企业总负债近1500亿。近些年情况已大为改观,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2015年以来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在逐年提升。事与愿违,随着中国产能逐步释放,加之欧洲光伏市场不景气,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国际厂商开始恶意压价,2012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一路跌到25美元以下。教书式的一哄而上与全军覆没衔接得惊人紧密。2005年12月在纽交所成功上市。
欧美发起一拨又一拨反倾销调查。2010年光伏行业毛利润率在30%左右,2011年连10%都不到。
分布式首先是2C的,发出来的电自用为主。无论如何,硅材料依赖进口成为历史。
2018年5月31日,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、能源局联合发文,明确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,降低补贴强度。国际巨头产品质量高、能耗小、成本低(太阳能级产品成本约为30美元/公斤)。
各界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。与水电、风电相比,光伏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部署,度电成本低于火电,具有划时代意义。光伏度电成本接近火电,决定因素是电池板、组件及配套系统价格高达90%的下降,中国制造功不可没。于是,尚德、英利们出货量不停地涨,收入却增长乏力,利润则大幅下跌。
而头部企业却不约而同地加大投入,隆基股份投资45亿以增加10GW单晶硅产能,通威股份计划投入200亿上马30GW高效电池项目。2019年产量34.2万吨,约占全球产量的60%。
呵护说明市场竞争力欠缺。2019年中国硅片产量135GW,同比增长23.3%,全球排名前十的厂家都在中国。
中国人买什么什么贵,卖什么什么便宜,这个国际惯例在光伏领域再次显示威力:上游原材料紧缺、价格暴涨,下游产品价格暴跌。#前后不到五年#巨大的财富效应使光伏产业成为吸引各路资本的黑洞;各地政府豪迈地划出新能源产业区,以税收优惠、用电保障、甚至零地价吸引企业入驻,构建千亿级产业集群;国开行等金融机构也闻风而动,仅江西赛维、天合光能、英利绿能几家拿到的授信额度就超过2000亿元。
欧美国家以分布式光伏为主。两头在外成为过去经历几番曲折,中国光伏行业终于掌握了从多晶硅、硅片、电池片到组件的整个产业链。据彭博预测,未来30年太阳能在全球能源中的占比将实现飞跃(预计2050年光伏、风电合计占发电量的48%,并且超过2018年全球总发电量),将吸引超过4.2万亿美元投资。甚至在他们的话语体系中找不到与消纳对应的词汇。
待到一期3000吨生产线投产,发现成本高达每公斤60美元到70美元,而且设备状况不断,每季度最多产出几十吨。2011年产能、出货量分别达到2400兆瓦和2015兆瓦,却录得10亿美元巨额亏损。
于是中国人开始炼金,动辄投资数十亿的多晶硅项目遍地开花。2019年全球产量约为138GW,中国产量98.6GW,占比超过70%。
当年30美元/公斤的成本,令中国企业可望而不可及,如今在低电价地区生产成本已低至40元/公斤(高电价地区成本大约提高一倍)。2019年新增30.1GW光伏装机容量中,集中式17.9GW、分布式12.2GW。